国产97色在线|亚洲,三级成人毛片,伊甸园精品99久久久久久,久久久香蕉视频,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久,国产一级一片免费播放放a,996这里只有精品

航空工業(yè)計算所:104A的故事

在中國航空工業(yè)歷史博物館第二展廳“創(chuàng)建成長”部分的展柜里,有一臺104A計算機的復原模型和104A機房的微縮模型。對比今天的計算機,當年的104A計算機已略顯笨重。但在52年前,正是位于航空工業(yè)計算所104A廠房里的這臺計算機指引著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在預先計算的軌道,播放著《東方紅》的樂曲。

104A機房目前仍存于計算所太白園區(qū),機房采用“薄殼式”建筑,建筑面積143平米,結構簡單(無立柱)、安全牢固,具有跨度大、用料少、費用低的特點。在航史館展出的104A機房復原模型尺寸為800mm×25mm×16mm,有四個立柱的墻面為正南面,左側(東機房)為電子計算機的控制機房,科研人員在此區(qū)域進行計算任務輸入、控制等工作;右側(西機房)為電子管機房,是計算機運算的核心區(qū)域。

在計算所60周年所慶日時,曾參與104A機研制的老同志駐足機房前,很多人潸然淚下?!斑@里是我的戰(zhàn)場,我懷念我的戰(zhàn)友。因為在年輕的時候,我為它出過力、流過汗?!敝鼗毓实?,講起104A試制成功的那天,他們都非常激動。


(資料圖)

從104A機說開去,崢嶸歲月從未褪色,這些新中國的大學生們,邊學習、邊建設、邊研制,用雙手敲敲打打,試制成功104A這臺大型電子計算機。

104A計算機,1965年由中科院西安計算所(現航空工業(yè)計算所)研制,是我國第一臺全部用國產器件研制的大型電子管計算機,系我國第一代數字計算機的典型機種,平均運算速度每秒1萬次,在當時可以替代幾萬人組成的運算力量。1965年4月7日《陜西日報》頭版報道:西安科學部門發(fā)揚自力更生精神,試制成大型電子計算機。

新中國成立伊始,國家引進了一臺電子管的103計算機和一臺104計算機,由北京計算所第八研究室管理使用。

1958年,“兩彈一星”工程正式批復立項。國家一聲號令,14名有志青年義無反顧地從祖國大江南北奔赴西安,組建了西安計算所,計算所第一個科研任務就是為“兩彈一星”設計計算工作設計一臺國產化大型計算機104A。104A中的“A”的意思是蘇聯(lián)104計算機完全國產化的第一個系列。104A項目由西安計算所承擔,這是西安計算所的立所之項、發(fā)展之基。

104A的起步異常艱難,1960年7月,也是蘇聯(lián)撤出專家的時間點。當時,研制104A參考的資料全部是俄文,研究人員們自學起來比較困難,學校里也沒有任何中文的計算機教材,必須自力更生,一點一滴地學習、消化。

那時的計算所一窮二白、家徒四壁,有一個順口溜就形象地展現了計算所人當時的情景:遠看科學院,近看像豬圈;荒草比人高,進門得撐船。

即便如此,在這種極端艱苦環(huán)境下,計算所人邊建設、邊學習、邊研制,各項工作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大學生們不等不靠,以昂揚的斗志推動著104A機工作的開展。

104A沒有機房,自己建;零件加工沒有車間,自己建!他們支起帳篷當車間,架起床板當工作臺。工作之余,人人義務參加基建、挖坑、拉土填地基,一片熱火朝天。車間起來了,104A機房也有了雛形。

由于104A機器是一個體積龐大、復雜的系統(tǒng),專門蓋了兩座帶空調的大樓作為機房。整個系統(tǒng)共有22個大大的機柜,運控部分11個機架。僅主機和電機就各占了200多平米。全機共用4200個電子管、4000個晶體二極管。電源組的電纜也是從地下穿過,到達各個機柜。

于是全所圍繞著104A成立了幾個專業(yè)組。北京計算所調來的安建勛、曹酉申、郭震寰和劉庭華四人,參加過北京104機的組裝調試,積累了經驗,關鍵部位都由他們承擔。其他人去北京進修、去上海進修、去大學聽課、回所里自學,相互研討,共同提高。好些人之前學習“xyz”加減乘除的數學“胃口”,現在消化的全是“脈沖、三極管、晶體管、指令流程”。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1963年,104A機進入整機聯(lián)調階段,在同年11月由計算所主辦的全國第三次計算機與計算數學年會上,計算所重點向到會的領導、專家、學者介紹了104A機的生產調試現狀。在會議上,大家一致對計算所取得的成就給予了高度肯定。

計算機所有人為104A保駕護航,所有事為104A讓路。1965年4月,104A機研制完成。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發(fā)射成功。衛(wèi)星準確地沿著104A計算機預先計算的軌道行進,播放著同名樂曲,遨游太空。成功保障“兩彈一星”任務后,104A機還完成了鹽鍋峽發(fā)電站蝸殼和大壩應力計算等重要工程計算任務,使得西安計算所成為西北、西南的計算中心。

104A機是中國人艱苦奮斗、自力更生、克服困難,自主研制國產計算機的典型代表。1972年4月20日,104A機整機遷往杭州某單位,用于教學實習,僅在計算所太白園區(qū)留下機房遺址,其西機房在一代代計算所人的維護中保留下來,意義深遠。

今天,104A機房成為計算所的文化遺產,被列入了新職工入所與開放日文化活動的教研參觀項目之一,其紅色資源的價值挖掘和創(chuàng)新利用將持續(xù)深化,搭載著計算所型號精神與計算所人的紅色記憶,帶領計算所人用青春與堅守,擔當航空報國、航空強國使命,為堅定型號文化自信、賡續(xù)紅色血脈持續(xù)貢獻智慧和力量。

關鍵詞:

來源:中國航空報
編輯:GY65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相關推薦

相關詞